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《浩浩師恩—星雲大師的慈悲與願行》新書座談 感念大師風範
2025-07-17
《浩浩師恩—星雲大師的慈悲與願行》新書座談會,7月16日於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行,主題為「願,一直在路上在光中走過的日子」。作者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表示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,改革佛教,改善人心,改變世界。我們都是浩浩師恩下的得益者。
新書論壇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主持,邀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、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、覺培法師與談。
與會貴賓有廣修禪寺住持大慧法師、功德主陳鄭秀子、羅李阿昭及現場逾350位佛光人,齊聚一堂,一同感念大師風範。
覺培法師從三個面向分享追隨星雲大師的深刻體悟。首先,大師重新詮釋「修行」的意義,修行不僅止於自我修持,更應落實於服務大眾、利益社會。其次,大師翻轉傳統對出家人角色的認知,以身作則承擔多項重任,展現「空相無相,無所不相」的智慧胸懷,強調出家人應具備寬廣無界的承擔精神。大師的慈悲與智慧,也成為僧信二眾前行的原動力,進而影響社會。第三,大師曾推動改革佛光山清晨打板時間,從四點半延後至五點半,並以民主方式讓大眾表決,顧及現代僧眾的生活節奏與弘法體力,寫下佛教清規改革的重要一章。
覺培法師也特別提到,星雲大師落實「僧信平等、男女平等」,讓比丘與比丘尼、僧眾與信眾間無高牆。他親身參與「兩岸南北傳佛教融合交流團」,見證佛光山對社會的深遠影響。大師創立青年歌詠隊,讓佛教歌曲融入弘法,透過音樂傳遞信仰力量。
依空法師表示,在大學時期參加大專佛學夏令營,當時就決定要一輩子信仰佛教。入佛門後常隨大師出坡,從大師身上,看到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」的真諦。此外,大師勇於開創,是具有融和性格的人,佛光山及佛光會不僅提倡男女性別的融合、僧眾與信眾融合、顯密要融合、南北傳融和、宗教融和,展現平等性同中有異,異中有同。勉勵大眾要以教為命,日常觀照「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」,以佛法為依止,培養智慧與慈悲同行的生命態度。
滿謙法師說,今年6月跟隨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去韓國拜訪多個韓國教派,交流後了解星雲大師數十年來韓國佛教界的深厚因緣,並了解韓國各界高度推崇大師所弘揚的人間佛教精神,亦積極實踐生活化的佛法理念。最感動佩服大師的平等心量與願力,致力以「願導行」,讓佛光普照三千界、法水長流五大洲。最後,以「以眾為我,我在眾中,眾中有我」共勉大眾,體現大師一生與群眾同行、與世界共願的精神。
趙翠慧表示,覺培法師筆下的《浩浩師恩》文字如清風拂面,情感綿密動人,字裡行間傳遞對大師深深的思念與感恩,展現「囑託」的精神與慈悲。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區委員程麗麗表示,閱讀此書深受感動,體會到星雲大師的慈悲與堅定,鼓舞大眾在生活中注入佛法智慧,提升自我,面對苦難,離苦得樂。
新書論壇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主持,邀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、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、覺培法師與談。
與會貴賓有廣修禪寺住持大慧法師、功德主陳鄭秀子、羅李阿昭及現場逾350位佛光人,齊聚一堂,一同感念大師風範。
覺培法師從三個面向分享追隨星雲大師的深刻體悟。首先,大師重新詮釋「修行」的意義,修行不僅止於自我修持,更應落實於服務大眾、利益社會。其次,大師翻轉傳統對出家人角色的認知,以身作則承擔多項重任,展現「空相無相,無所不相」的智慧胸懷,強調出家人應具備寬廣無界的承擔精神。大師的慈悲與智慧,也成為僧信二眾前行的原動力,進而影響社會。第三,大師曾推動改革佛光山清晨打板時間,從四點半延後至五點半,並以民主方式讓大眾表決,顧及現代僧眾的生活節奏與弘法體力,寫下佛教清規改革的重要一章。
覺培法師也特別提到,星雲大師落實「僧信平等、男女平等」,讓比丘與比丘尼、僧眾與信眾間無高牆。他親身參與「兩岸南北傳佛教融合交流團」,見證佛光山對社會的深遠影響。大師創立青年歌詠隊,讓佛教歌曲融入弘法,透過音樂傳遞信仰力量。
依空法師表示,在大學時期參加大專佛學夏令營,當時就決定要一輩子信仰佛教。入佛門後常隨大師出坡,從大師身上,看到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」的真諦。此外,大師勇於開創,是具有融和性格的人,佛光山及佛光會不僅提倡男女性別的融合、僧眾與信眾融合、顯密要融合、南北傳融和、宗教融和,展現平等性同中有異,異中有同。勉勵大眾要以教為命,日常觀照「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」,以佛法為依止,培養智慧與慈悲同行的生命態度。
滿謙法師說,今年6月跟隨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去韓國拜訪多個韓國教派,交流後了解星雲大師數十年來韓國佛教界的深厚因緣,並了解韓國各界高度推崇大師所弘揚的人間佛教精神,亦積極實踐生活化的佛法理念。最感動佩服大師的平等心量與願力,致力以「願導行」,讓佛光普照三千界、法水長流五大洲。最後,以「以眾為我,我在眾中,眾中有我」共勉大眾,體現大師一生與群眾同行、與世界共願的精神。
趙翠慧表示,覺培法師筆下的《浩浩師恩》文字如清風拂面,情感綿密動人,字裡行間傳遞對大師深深的思念與感恩,展現「囑託」的精神與慈悲。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區委員程麗麗表示,閱讀此書深受感動,體會到星雲大師的慈悲與堅定,鼓舞大眾在生活中注入佛法智慧,提升自我,面對苦難,離苦得樂。
最新消息
西來大學市集美食、藝文兼備 社區溫馨交流
2025-08-12台北道場香積團十四周年慶 五十道創意素齋喜團圓
2025-08-12印尼蘇北協會第五分會三好動漫繪畫比賽 宣揚三好四給理念
2025-08-12小小演員大智慧 「兒童佛法故事劇場」南屏別院歡樂開演
2025-08-122025年最強景點博物館 佛陀紀念館榮獲冠軍
2025-08-12惠中寺香燈培訓 學習成為菩薩侍者
2025-08-12香雲寺皈依典禮 胎中寶貝沐佛恩
2025-08-12北區知賓培訓 以佛法慈悲與智慧廣度有緣人
2025-08-12佛羅里達協會72變 孫悟空駕到慰病童
2025-08-12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有情與心識.談情說愛4-1
2025-08-12
相
關
消
息